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赵
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
山贾琼。清河房元龄。钜鹿魏徵。太原王圭
温彦博。颖川 陈叔达
等。咸称师。北面受王
佐之道馀往来受业者千馀人。大业中累
徵不就。十三年疾病闻江都有变。泫然而
兴曰 (第 0561a 页)
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钜鹿魏徵.太原王
圭.温彦博.颖川 陈叔达
等咸称师。北面受王
佐之道。馀往来受业者盖千馀人。贾琼问息
谤。通曰无辩。问止怨。曰不争。通曰。闻谤 (第 0810a 页)
朝廷三徵皆不至。卒于家。
门人谥曰文中子。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李
靖。温彦博。窦威。杜淹。温大雅。 陈叔达。
王圭。
皆北面受道。为世卿相弟子薛收等。集对
问之言。名曰中说。其言三才五常之道。天人
性命之际备 (第 0361b 页)
者。天下孰从之乎。师曰。文中子醇儒也。
其得佐太宗当不愧三代之治。其职居修
史。必能列佛老于圣人。昔 陈叔达
撰隋史。
避嫌于当世。而司马君实作传以补之。退
之蔽贤而弗称。岂天下之公心。皮日休谓。
孟子荀卿翼传 …… (第 0410c 页)
然则文中子之道。岂
不愈于荀杨韩子。而后世学者顾不之知
(文中子之弟王绩。奏候君集无君事连长孙无忌 叔达
避嫌故。弗与立传)

修曰。韩子之与道文中子不合者鲜矣。使
其遇太宗。必大发所蕴。师曰。宪宗中兴之 (第 0410c 页)
晦.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
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钜鹿魏徵.大原王圭温彦
博.颖川 陈叔达
等。咸称师。北面受王佐之道。馀往来 (第 0154b 页)
姓讴
歌喜气回。久坐 圣躬。伏惟珍重。

师自十一日申时辞禁中归寺。入后山灵洞默祷。十
四日早承直殿 陈叔达

旨来问几时雨通。等候回奏。师即答曰。寂然不动感
而遂通。回奏毕。当时有雨。十六日伏承 枢密吴相 (第 0361a 页)
山姚义。京兆杜如晦。赵郡李靖。南阳陈元。河东
薜守。中山贾琼。太原王圭。清河房玄龄。钜鹿魏徵。
颖川 陈叔达。
咸称为师。面南而受王佐之道。及馀
往来。受道千馀人。贾琼问曰。何以息谤。文中子曰。
无辩。问如何止怨 (第 0466c 页)
山姚义。京兆杜如晦。赵郡李靖。南阳陈元。河
东薛守。中山贾琼。太原王圭。清河房玄龄。钜鹿魏
徵。颖川 陈叔达。
咸称为师。面南而受王佐之道。及
馀往来。受道千馀人。贾琼问曰。何以息谤。文中子
曰。无辩。问如何止怨 (第 0524a 页)
。天下孰从之乎。师曰。文中子醇儒也。其
得佐太宗。当不愧三代之治。其职居修史。必能列佛
老于圣人。昔 陈叔达
撰隋史。避嫌于当世。而司马君。
实作传以补之。退之蔽贤而弗称。岂天下之公心。皮 (第 0498c 页)